新鮮杏仁
臉友問到前幾天的Septime貼文中一道菜裡的新鮮杏仁.
本來不以為意, 以為大家好像都知道. 後來想起來自己當年剛到南法普羅旺斯念書時對於新鮮的杏仁也是非常驚奇, 以前在台灣沒見過新鮮的, 都是烤過調味的, 現在還可以買到帶殼的, 新鮮杏仁在台灣是真的少見.
新鮮杏仁對我們到底還是很新鮮的食材話題.
新鮮的(或是未熟的)杏仁外表是綠灰色的, 帶軟絨毛, 並不扎手, 像毛桃表面, 這其實是一層薄薄的果肉, 咬起來脆脆的, 味道像芭樂, 雖然可食, 但是不怎麼好喫.
綠色果肉裡面有個淡褐色硬殼, 殼內有果核, 果核上有一層奶黃色的皮膜.
平常市面上買到的帶深褐色皮/膜的杏仁就是這個.
通常這個尚未熟透的綠色杏仁繼續在樹上成熟, 果肉會乾掉變成黑色, 果殼變硬變褐色, 敲破取出的果仁/核就是我們常喫的杏仁堅果.
杏仁採收季就是現在六七月春夏之交的季節, 橄欖圓狀的粉綠色, 看起來很討人喜歡.
不過, 老實說, 我雖愛喫堅果, 但極少買新鮮的, 因為要生吞活剝著喫, 不比嗑瓜子爽利, 而是麻煩百倍. 但是, 話說回來, 新鮮杏仁的味道淡雅清甜, 口感脆爽, 我還滿喜歡的.
歐洲杏仁似乎跟我們中藥裡的南杏北杏是不同品種. 北杏苦, 帶毒, 南杏甜, 煲湯極好.
以前去西班牙旅行, 在安達魯西亞喫到現炸的, 灑薄鹽黑胡椒, 好喫到舌頭都吞下去.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Alicante的杏仁牛軋糖也讓人驚豔, 那裡的杏仁圓胖扁平, 像隻壓扁的胖瓢蟲. 味道香濃帶甜, 非常迷人.
前年在里斯本一家輕食小店櫃檯上看到玻璃罐, 裡面是杏仁堅果. 買了一小袋試試, 走出小店沒多久, 立馬回頭去買了一公斤, 把玻璃罐都掏空了, 老闆娘跟我比手畫腳一再確認是1公斤不是100公克的驚嚇表情到現在都還記得.
更記得的是, 那一包烤杏仁在旅館行李箱裡一直很堅決地散發焦烤香氣, 弄得我晚上總得開瓶酒來下酒.
帶回巴黎也喫沒多久, 實在太好喫了.
從此我就有點嫌棄法國人自吹自擂的南法杏仁了.
現在看到西班牙那個扁平圓胖杏仁, 壓扁的瓢蟲杏仁, 再貴都下手.
#amande
#杏仁
#新鮮杏仁